2007/11/19

11/19/2007 國際新聞版

Re: 【外電】一個更小更窮的中國

The limits of a smaller, poorer China 
一個更小更窮的中國


By Albert Keidel

Published: November 13 2007 19:41 | Last updated: November 13 2007 19:41

亞洲開發銀行今年夏天曾經發表過一篇鮮為人所注意的官方調查報告,指稱中國的經濟規模事實上遠較外界各項估計為小。該篇聲明中引述了有史以來第一份由官方 權威機構進行的購買力平價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測量分析。根據這份調查結果,一般預期世界銀行今年稍晚公布購買力平價法GDP資料時,中國的數字將會被調降百分之四十。

這一個對中國經濟實力的精確估計正好可以解釋,為什麼北京方面在宣稱「中國崛起」的同時,近年來的施政重點仍然還是擺在經濟增長、污染防治和掃除貧窮上面。事實上中國還有三億人口的所得水準低於世界銀行「每日一美元」的貧窮線以下,是現今一般相信估計值的三倍之多。

為什麼對中國經濟實力的估計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動?直到最近,中國從沒有參加過由國際組織辦理的嚴謹物價調查。而這樣的物價調查是將中國名目GDP轉換成PPP資料的一個必備程序。

世界銀行現行對中國GDP的估計完全是基於1980年代的彙總資料,而這樣的物價資料就算在當時都高估了中國GDP的購買力平價估計值,更不用說是現在 了。直到今日,世界銀行對這樣的物價假設幾乎都沒有做過太多的更新。在此同時,中國境內的食物、住房、醫療和許多非貿易商品的物價一路上揚,這個現象應該 已經降低了中國的PPP調整值才是,但世銀基本上並沒有修正這個調整值。

世銀總裁Robert Zoellick上個月曾經公開表示世銀應該持續對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進行貸款,因為這些國家擁有全世界絕大多數的貧窮人口。

這個新出爐更精確的統計數字,說明了中國比大家想像得更小更窮,看來和Zoellick的說法桴鼓相應。亞洲開發銀行的聲明同時也指出印度活在「每日一美元」線以下的貧窮人口事實上高達八億人,而不是現行大家相信的四億人。

PPP調整數更新之所以會影響貧窮人口的估計值,是因為世界銀行的「每日一美元」貧窮線是以購買力平價值為基準。PPP調整數(分母)降低,會讓貧窮線的名目水準提高,使得更多的家庭被納入貧窮人口的估計。

以中國而言,這個調整得追溯到1980和1990年代,當時原來世界估計的貧窮人口數是三億人左右,調整後高達五億人。當然中國在掃貧的努力上是有很大的成就沒錯,但現在看來這個工作艱鉅的程度遠超過大多數人的想像,而世銀對中國掃貧的成果也顯然高估了。

這些計算並不只是學術界裡象牙塔式的數字遊戲而已。美國國家審計總署今年曾提出一份報告,根據舊有的PPP基礎估計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12年超越美國。這樣的報告在國安領域裡引起了一陣騷動,他們擔心中國很快就會有能力建立堪與美國一爭雄長的軍事實力。

當然,有一定專業能力的分析人員都知道經由PPP調整後的經濟實力估計,並不適合用來測度一個國家建立軍事力量的潛力(敢問中國青菜一把是美國五分之一價 錢,那麼他們買一桶原油的價格也是美國的五分之一嗎?)。然而在中國的PPP統計值被調降後,整個問題就變得值得討論了。我們現在清楚,其實中國經濟實力 沒那麼大,而且短時間內也不太可能變得像我們曾經以為地那麼龐大。

如果我們再考慮到中國政治和社會安全體系變所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那麼這個對中國經濟實力估計的調整就讓西方諸國更安心一些。這意味著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 家能有更多時間,用更穩妥的步伐與中國交往,並與中國各個蓬勃發展的組織機構互動。而這項改變最好是從雙邊的軍事交流開始。

然而,對國際社會而言,最直接的利益仍然是希望中國能成功地因應它所面臨各項情勢依舊嚴峻的內部發展挑戰。如果國際社會的參與能更聚焦在亟待發展的地域, 會比較容易看到功効。像美國的Peace Corps現下就在四川省有著一個發展得相當好的援助計畫。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參與,其目的是要透過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以達成政治對立的緩解。

此外,透過這樣參與中國的發展進程,也可以協助我們從中國的發展經驗中學到教訓,這樣的經驗也許可以擴大應用到其他因為發展停滯而陷入貧窮的國家。

最後,我認為國會和財政部都應該了解這一個對中國經濟實力更精確的資料,讓我們發現了什麼新的機會和限制。舉例而言,華盛頓可能從來不了解就北京的觀點而言,人民幣匯率的急速升值對中國內地農村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這一點,將可以使未來的談判更為順暢。

作者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分析員,並曾任美國財政部亞洲分局代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