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5

強本固源 vs 脫衣舞孃

原發表網址:暗藍惡夜裡的新綠芽》強本固源 vs 脫衣舞孃

看到馬蕭陣營面對「共同市場」議題的進退失據,前言不對後語,雖然為長昌又幫台灣得分感到高興,但同時想到這對活寶當選的機率還是大於長昌,不禁為台灣的未來擔憂起來。

說真的,如果馬蕭能站出來用道理用證據告訴大家「共同市場」有多好,其實我也一直相信兩岸經濟交流的重要性,我一定願意好好聽看看馬蕭能講出什麼道理來。 然而看到他們連為自己政見辯護的信心都沒有,連自己講過的話都要用同樣的不沾鍋手法甩個乾淨,難不成他們幾個星期前還捧在手心上的「共同市場」政見真的是 個黑心貨嗎?那馬蕭的政見還有多少是黑心貨?(或者問,馬蕭的政見有多少不是黑心貨?)台北市市民已經用了八年的時間去證明馬英九的無能了,台灣人民還要延續一樣的錯誤嗎?

在科技、基礎建設和商業環境的持續進步下,半個多世紀以來經濟的自由化和全球化一直是一個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從來就不是哪一個政府能擋得了的。台灣一直 以來就是一個活在全球經濟網路中的海洋國家,鎖國從來就不曾發生,也從來就不是台灣政府的能力所及。一個建構在全球化框架下的台中經濟合作其實已經發展超 過二十年了,在現在台灣對中FDI投資比重超過70%以上(以同樣靠近中國的已開發國家而言,日本對中FDI只佔全部對外的13%,韓國只佔14%),中 國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國,對中(含香港)出口佔總出口額41%的現況之下(日本對中出口比重為20%,韓國為26%)。以一個正常國家而言,台灣對中經貿 的依存度其實已經高到應該警戒的地步,政府在這個兩國經濟合作關係中,真正重要的角色是保護台灣國家及台商的利益,並且維持台灣本身持續發展升級的動能。 台中經貿之間不存在開放的問題,而存在台灣如何定位自己,維持強化自身優勢,以免被中國吃乾抺淨後邊緣化的問題。

舉凡全球各個「共同市場」的主張都在於掃除經貿障礙,促進自由貿易以及資本、勞動、商品跨國境的自由流動,藉以謀求所有參與方經濟上的互利。然而在重商主 義的幽靈從來沒有真正離開世界各國政府的腦袋以前,「共同市場」的協商總是充滿了許多的政治算計。即使成員水準整齊的歐洲共同市場也是由1951年的巴黎 條約弄到1999年的歐元單一貨幣。歐盟國家花了四十幾年建立的互信,不知道現在還拿著刀槍互指對方的台灣與中國要花幾年來建立?

馬蕭的「一中共同市場」的主要吸引力,在於「搶佔中國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呵呵,不知道這一個傳說中「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到底在哪裡?中國國內各省市 間的非正式貿易壁壘之嚴重,比起國與國之間毫不遜色。到中國各地,你一定會發現上海的各式日用品很少會有北京的牌子,北京也很難買到上海香煙;搭個計程 車,上海的車子一定是上汽桑塔那,武漢一定是神龍富康,長春一定是一汽捷達。難不成這都是地方人士自動自發愛鄉愛土的情操所致?不知各位有沒有聽過中國省 和省之間有「關稅」這回事?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上海和北京之間的關稅稅率比美加之間更高?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中國物流的研討會,有個在中國有豐富實務經驗的講師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要在中國建立一個物流體系,全國物流中心設在上海的話,華東中 心和江蘇中心要設在哪裡?」與會的朋友大部分答案都是:「全部共用上海的設施最有效率。」但講師郤笑了一笑,說如果這樣搞的話,生意做不了三個月就要收 攤。大型的物流中心可以產生許多產值和就業,是各地政府積極爭取的投資項目,如果江蘇和浙江方面都沒有分潤到的話,保證你的運貨卡車出不了嘉定和金山衛。 同一個國家的省市都如此互相惡搞,您覺得這還是一個單一的龐大市場嗎?中國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個「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有的只是一個個幾千萬幾百萬人零 割破碎,消費力不如想像的地方市場。中國各省市之間自己都不是什麼「共同市場」了,敢問我們要怎麼和它「共同」得起來?充當各省市倒黑心貨的垃圾場?我們 要為了這一塊塊拼不起來的小市場自廢武功,自毀長城?

長昌雖然也贊成務實開放兩岸經貿關係,但縱觀他們的經濟主張,重視的是強本而不求急進。台灣在對中經貿關係之所以到現在還能佔有任何一點優勢,是在於我們 和全球經濟長達三四十年的接軌經驗,是在於台灣優秀而整齊的人力素質,是在於台灣產業結構相對的進步。低附加價值產業的西進是不需要任何來自政府的推力 的,台灣為了要維持兩國經貿上的優勢,與其把精神花在和中國玩開放市場的政府算計,還不如透過法規的優化和政府施政推動國內的產業升級,由文化、創意、美 學、綠色來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降低耗能,降低污染和提升效率。只要我們一直努力跑在中國前面,我們就不用擔心台灣的邊緣化。北歐五國的成功並不是靠著用 落後國家的資源和市場延續低附加價值產業苟延殘喘的日子,而是透過優化國內環境,提升經濟效率來增進國民幸福。什麼叫幸福經濟,看看北歐五國就知道!什麼 叫一中經濟,看中國的血汗工廠,看招聘會的爆棚就知道!

馬蕭為首的深藍人士們一直要求台灣政府的,是為了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把所有自我保護的藩籬盡數卸除。 如果台灣和中國雙方已經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和成熟的產經環境,你情我願之下消除貿易壁壘當然是值得鼓勵的事。然而在中國仍然不是一個自由市場,政府惡質干預 和地方保護主義充斥的情形,再加上政治上不放棄文攻武嚇逼統滅台的前提下,中國的角色就好像是渾身骯髒污穢,拿傢伙嚼煙草要看霸王脫衣秀的地痞流氓,不管 被逼上台的台灣在寒風中,全身上下只剩一兩件幾不蔽體的衣服保護自己,在旁幫腔做勢的馬蕭仍然不斷叫囂著:「脫!脫!脫!沒看到我們老大都快不爽了,還不 脫?敬酒不吃吃罰酒,小心老子扁你喔!」

真是脫了就沒事嗎?

延伸閱讀:消滅地方保護主義 中國當務之急

延伸閱讀:《經濟雜誌》地區貿易壁壘探源